托爾斯泰的小說"安娜卡列妮娜"的開場是這麼說的: "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;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." (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,每個不幸福的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.)

 

有了妮娜以後,我才真正感覺到有個快樂的家庭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. 每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圍著餐桌吃晚飯,妮娜有時乖巧的吃東西,有時調皮搗蛋的把東西丟一地,每天她都有新花招,不是新的遊戲就是新的字彙和兒歌,把她的爸媽逗得團團轉,但是屋子裡充滿了話聲與笑聲. 每每在這個時刻,我看著妮娜,一方面羨慕她有一對相愛也全心愛她的父母,一方面為自己能為妮娜建立這樣一個家庭感到驕傲.

 

我有時會想,小時候父母也許一度像這樣把我捧在手心上疼愛呵護,只是他們太忙於工作,忙於彼此爭吵傷害,以至於忘了經營唾手可得的幸福,任由孩子在這樣的故事裡長大. 公共電視社教節目愛的進行式裡的家庭,一直是我的理想典範,兒時的我以為這樣的家庭只有電視裡才有,長大才知道擁有那樣的家庭並不難,但是需要很多的努力. 懷孕生產的辛苦不算什麼,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才是挑戰,無論再怎麼疲累,孩子的一句兒語,一抹笑顏,一個擁抱,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. 在這樣的時刻裡,我由衷感謝上天賜給我這個幸福的家庭.

 

身為職業婦女,在工作與家庭之間,我不得不放棄很多過去的喜好,讓柴米油鹽的生活必需事項佔據大部分的時間. 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整天團團轉的陀螺,沒有辦法停下來,就算停下來,腦子裡不是塞滿待做事項,就是一片空白,年輕時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,早就不知道收在哪一個角落裡. 即使偶爾想起,我其實沒有太多眷戀,人生的這個階段必然辛苦,但是拚手胝足經營婚姻和家庭的過程中,我得到的喜悅是過去所無法想像的.

 

現在的我明白,人生當中再多的挑戰,再多的考驗,都沒有養育孩子這樣意義深遠. 走過再多國家,看過再多風景,都沒有從孩子眼裡看出去的世界那麼美. 

 

來自不幸福的家庭,我曾經以為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一個遙遠的想望. 直到那麼一天,我發現自己已經生活在其中.

 

我的幸福和其他幸福的人沒有什麼兩樣,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拿出來細數,但是我不在乎. 能把幸福抓在手中,誰想當有故事的安娜卡列妮娜?

 

 

 

 

**2歲7個月的妮娜,在St. Pancras車站彈鋼琴. 一年多以前,在相同的地點,我抱著那時才一歲多的她坐在鋼琴前拍照("為母有感"一文的刊頭照),一轉眼她已經是個小女生了.**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